9月29日,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第8版(刊林縱橫專版)刊載了“《天津中醫藥》《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頻現中醫藥科研成果——遍種中醫藥學術之花”一文,對我期刊編輯部近年來的顯著進步和發展進行了重點報道。報道內容如下: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堅持走專業化、數字化、國際化道路,將我校期刊群辦成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創新型的世界一流中醫藥科技期刊。”2020年年初,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天津中醫藥》雜志的“新年寄語”上這樣寫道。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不僅是天津中醫藥大學的校長,也是該?!短旖蛑嗅t藥》《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兩本期刊的主編。近年來,在張伯禮院士的領導下,天津中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開設抗疫專欄彰顯責任擔當
“抗疫戰猶酣,身恙保守難,肝膽相照真,割膽留決斷。”天津中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主任于春泉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回憶起張院士在武漢接受膽囊摘除手術后寫下的詩句,“他既是我們的校長,也是我們的主編,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于春泉表示,張伯禮院士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身先士卒,與武漢人民“肝膽相照”的精神,令他和編輯們既動容又敬佩,“在張校長的指導下,我們期刊編輯部全力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診治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大醫精誠、醫者仁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中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第一時間投入戰斗,密切跟蹤科研攻關進展,緊貼一線診療實踐,快速發表優秀成果,充分彰顯了科技期刊的學術價值和社會責任擔當。編輯部在《天津中醫藥》開設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欄,網絡首發治療新冠肺炎文章,并入選世界衛生組織COVID-19文獻平臺。同時,編輯部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微信群等平臺,廣泛征集并宣傳中醫藥領域的相關抗疫成果,獲得了巨大的反響。
“我們首發了張伯禮院士的《中醫藥在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過程發揮作用》,還有福建中醫藥大學李燦東校長、上海中醫藥大學王擁軍校長等專家學者的學術論文50余篇,文章累計閱讀量超3萬。”于春泉介紹,期刊編輯部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相關研究文章與先進典型事跡,及時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了前沿報道,在業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對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科學防治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陸續被人民網、中華中醫藥學會、天津市科學技術期刊學會、《健康報》等多家專業機構和媒體報道,期刊編輯部也獲得了天津中醫藥大學“最美戰‘疫’先鋒集體”稱號。
突出優勢特色 堅持發展方向
“面對榮譽,我們校長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唯代中醫人受譽’。作為中醫藥科技期刊,我們就是要發揚中醫藥學術,堅持協同創新、多元融合發展理念,走專業化、數字化、國際化發展道路,不斷提升期刊傳播能力和服務能力。”于春泉介紹,2019年《天津中醫藥》和《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兩刊不僅再次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而且入選中華中醫藥學會2019年度T2級優秀中醫藥科技期刊目錄,即接近本學科領域國際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較高水平權威期刊,在中醫類所有入圍的40種期刊中,《天津中醫藥》排名第十一名,《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排名第十二名。
近年來,天津中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以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為目標,先后建立了網站、微信公眾號,推出了免費網刊、超星學習通APP等多種期刊推廣形式。
“編輯部借鑒國際頂級期刊的辦刊經驗,在國內眾多醫學期刊中率先推出音視頻錄制,配合傳統紙刊發表學術論文,對優秀論文與作者團隊進行推廣。”天津中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黨支部書記、天津中醫藥編輯部主任高杉以“國醫大師”王琦院士系列訪談為例,介紹了“中醫藥之聲(Voice•TCM)”音視頻的錄制。讀者在網站、微信公眾號上不僅可以閱讀《從發病學看體病相關的新視角》這篇論文,還能看到王琦教授為此專門錄制的微視頻,“我們目前已錄制、發布60余期,一方面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論文內容和科研進展,另一方面更加開放的推廣形式必將收獲更廣泛的關注,實現網站瀏覽量的快速增長,進而促進已發表文章的引用。”
“2020年,我們的兩本期刊均由104頁增加到120頁,我們將繼續堅持內容為王、質量為本,積極策劃專欄,多途徑組織專欄的約稿工作。”于春泉介紹,天津中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已經實現了免費網刊、超星學習通APP、微信、音視頻錄制、網站英文頻道和OSID開放科學計劃“六位一體”的期刊推廣平臺,宣傳重點欄目和文章,突出優勢特色,進一步提升期刊傳播能力和服務能力。
推動走出去提高影響力
“我們編輯部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期刊國際影響力如芝麻開花般節節攀升。”于春泉說。
新媒體時代,學術傳播的內容與形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2019年,天津中醫藥大學期刊編輯部與相關機構合作,開通了兩刊網站的英文頻道,有效促進學術傳播,提高論文國際影響力。其中,特別引入的跨平臺相關文章精準智能服務功能,將兩刊重要論文精準推送到Nature、Science、Elsevier等國際著名出版社的第三方平臺,實現了《天津中醫藥》和《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重要論文在第三方平臺閱讀下載引用。
同樣在2019年,在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組織實施的“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中,天津中醫藥大學申報的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針灸和草藥》)從500多本新刊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該計劃的高起點英文刊項目。
張伯禮院士在為兩本刊物撰寫的2020年“新年寄語”中表示:獲批新刊是該校“雙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突破,也是該校期刊發展的新契機。作為天津中醫藥大學主辦的第一本英文刊物,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針灸和草藥》)將面向世界,引領學術,以傳統醫藥、臨床評價及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爭取早日成為中醫藥科研成果世界首發平臺,成為世界一流水平、高影響力的中醫藥國際科技期刊。
據悉,《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是面向國內新聞、出版、廣電領域的唯一一份專業報紙,被譽為“報中之報”,是國內新聞、出版、廣電行業報中發行量最大、覆蓋面最廣、最權威的一份報紙。它以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版權管理部門、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的編、印、發從業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同時面向廣大通訊員和一切書、報、刊、音像及電子制品愛好者。
報紙集中報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最新發布的權威政策信息,報道業內的重大、典型、重要的生產和經營信息,以及各類新聞出版廣電動態,及時向新聞、出版、廣電專業人士提供新情況、揭示新問題、報道新經驗。報紙集權威性、時效性、可讀性、服務性于一體,是新聞出版廣電工作者了解國家相關政策、把握行業動態、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的必備報紙,也是洞悉和交流國外新聞、出版信息和成果的一條重要渠道。

報紙全文
鏈接: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20/epaper/d7331/d8b/202009/110463.html